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  >  文化产业网  >  考古文物

武王墩墓主人基本锁定楚考烈王 多个成语与他有关

武王墩墓主人基本锁定楚考烈王 多个成语与他有关
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基本锁定为战国晚期楚国考烈王。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截至目前,已提取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 墓内最大的青铜鼎虽掩埋两千多年,仍保留着最初的吉金色。它有望成为迄今为止出土的,我国东周时期口径、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时间:2024年5月19日

安徽淮南武王墩墓椁室考古发掘有序推进

安徽淮南武王墩墓椁室考古发掘有序推进
武王墩墓出土的銗镂(5月15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记者施雨岑、刘美子)记者18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椁室考古发掘有序推进,北、西部4个侧室发掘完毕,东一室、南二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提取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 据介绍,北一...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4年5月19日

国务院关于核定公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 沉船水下文物保护区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核定公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 沉船水下文物保护区的批复 国函〔2024〕66号 文化和旅游部: 你部关于报请核定公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文物保护区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国务院核定你部报送的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水下文物保护区名单,现予公布。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5月11日

新疆库车:让历史说话 让文物发声

近年来,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充分发挥博物馆、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多的优势,通过开展参观、研学等多种活动,让各族群众近距离聆听“历史”、触摸“历史”、感受“历史”,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是目前新疆发现的首批且唯一的砖室墓群,具有突出的证史、补...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4月21日

谱写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新篇章

【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谈】 城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民群众身边最忠实的历史诉说者,它们见证了物换星移的沧桑,铭记着政通人和的辉煌,蕴含着体国经野的智慧,散发出流风余韵的芬芳。置身其间,可以跨越时空、勾连古今,让人领悟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享受到游目骋怀的愉悦,品味到源头活水的滋养。保护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守...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4月19日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超6700万人次

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上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报告》显示,全国55家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总量超6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显示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旅热度不断攀升,已成为文旅新热点。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联席会当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行。中...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4月18日

墓主人身份呼之欲出,何时能揭晓?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今日在安徽省淮南市举行,聚焦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武王墩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 ↑主墓的木椁室布局。 东Ⅰ室南端放置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大于著名的李三孤堆出土的楚大鼎(铸客大鼎)。 ↑东Ⅰ室南...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4月17日

山西公布大河口西周墓地发掘资料

山西公布大河口西周墓地发掘资料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8日对外公布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1033号墓的考古发掘资料,考古专家认为,该墓主人应为西周中期霸国中等贵族夫人。 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1033号墓的墓室。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提供 2007年7月,翼城县大河口墓地因被盗发现,同年9月成立了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现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临汾市文物局和翼城县...
来源:中新网   |   时间:2024年4月10日

从1.7毫米到38.1米:在长三角探寻中华文明“根脉”

从1.7毫米到38.1米:在长三角探寻中华文明“根脉”
这是出土于浙江浦江上山遗址的一粒“万年稻米”。它长逾3.7毫米、宽近1.7毫米、厚约1.7毫米,是稻作文化起源的实物见证。 图为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内展出的“万年稻米”。新华社记者韩传号 摄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水下考古发现的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在长江口横沙水域打捞出水的 “长江口...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4月4日

不断完善我们的文物地图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帷幕正在拉开。 “要建立健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加强相关领域文物资源普查、名录公布的统筹指导,强化技术支撑,引导社会参与。”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对文物资源普查提出明确要求。 一个国家应该...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年3月30日

这个水下考古项目,绝无仅有!

这个水下考古项目,绝无仅有!
中国南海,碧波荡漾。一次没有先例可循的考古调查,打开了埋藏在千米深海、尘封500多年的“时光宝盒”。日前,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入选。 遗址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西北距离三亚约150公里。两处遗址是我国首次在1500米深海发现的明代沉船遗址,保存...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3月30日

这个北方瓷窑,曾引领元代风尚

这个北方瓷窑,曾引领元代风尚
汾河旁,霍州窑细白瓷重见天日。清丽的碗盘内,荷花盛开,芦苇摇曳,禽鸟在水波中嬉戏,肥鱼在莲叶下穿梭,童子或手执或肩扛着莲茎……一件件金元时期的瓷器,曾带着这样的吉祥寓意和美好期盼销往他乡。 日前,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入选。窑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白龙...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3月28日

亲近考古,感知中华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2日在京揭晓,一个个陌生的地名因考古脱颖而出、声名远扬。 始于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已走过33个春秋。从学界的专业集会,到越来越多公众关注的盛会,这是考古从“冷门”向“显学”迈进的3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3月27日

让楼兰“活”起来——千年神秘遗址的现代回响

让楼兰“活”起来——千年神秘遗址的现代回响
楼兰,一个熟悉而又神秘的名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名句脍炙人口。 身穿毛织物,足蹬毛皮靴,头戴尖毡帽,距今3800多年前的“楼兰美女”被发现时轰动一时,给人以无尽遐想。 在考古工作者的接续努力下,反映魏晋官吏制度的铜印“张帀千人丞印”、中国古...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3月26日

史前楼阁建筑长什么样?

史前楼阁建筑长什么样?
约5000年前的长江中游地区,水系发达、农田肥沃。生活在这里的屈家岭先民勤劳智慧,他们夯实“地基”、盖起三层楼阁式建筑;他们筑造起规模庞大、多功能的水利设施,抵御水患、灌溉农田……一系列考古新发现为世人展现了江汉平原早期文明图景。 日前,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湖北荆...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3月26日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

由国家文物局主管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3月22日在京公布 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 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 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 河南永城王庄遗址 河南郑州商都书院街墓地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 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 山西霍州陈村瓷窑址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 入选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年3月22日
7/22 数说节气谚语:热到极致 大暑时节看哪里上蒸下煮桑拿天最多?
今天(7月22日),我国进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 [详细]
7/16 邂逅热辣湖湘 感受山水洲城的美好烟火气
“天上一颗长沙星,地下一座长沙城。”提到长沙你会想... [详细]
7/16 暑期青少年扎堆整容 越早做恢复越自然?专家回应
暑期青少年扎堆整容 越早做恢复越自然?专家回应
正值暑假,不少医美整形机构又迎来了整容的热潮。医生介绍,近年... [详细]
7/16 文化和旅游等部门专项整治强迫购物
强迫购物、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严重损害游客权益,扰乱市场秩... [详细]
7/16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九龙壁上,藏着这些细节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九龙壁上,藏着这些细节
它曾是代王府的“第一重威严”,而今以45.5 米的磅礴... [详细]
7/16 云南省博物馆新展勾勒边疆融入中华文明历史图景
云南省博物馆新展勾勒边疆融入中华文明历史图景
汉武帝经略西南之前,以云贵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夷地区有滇、夜郎等... [详细]
7/16 大暑将近,中国电影暑期档竞争加剧
大暑将近,中国电影暑期档竞争加剧
中国传统节气“大暑”将于7月22日到来,这通常是一年... [详细]
7/7 中兴投产业园再添新动能 高新技术企业万山嘉业签约入驻
智慧中国讯2025 年 7 月,中兴投产业园迎来发展新动态,国家高新... [详细]
7/7 女装尺码缩水 成年人开始“反向消费”买童装
怕低价女装板型不合身,又怕大牌女装买不起。夹在设计、品质与价... [详细]
7/7 今年,这些电视剧和文艺节目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