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
您的位置:  >  文化产业网  >  文化聚焦

公路旁的蔬菜大棚

5月3日,泥向线东高庄路段,公路旁的蔬菜大棚清晰可见。泥向线位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强化了阳曲县泥屯镇、综改区阳曲工业园、大盂产业新城之间的联系,助力沿线村镇实现乡村振兴。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太重大发明:动动手指“一键炼焦”

操作人员盯着监控画面,手指轻轻一点,便能实现“一键炼焦”。5月2日,太重集团远程“一键炼焦”项目投运仪式在晋南钢铁集团举行,首开全国同行业中“一键炼焦”的先河。一个人操作了“四大车”走进晋南钢铁集团焦化厂集控中心,大屏上的一帧帧画面清晰地展示着焦炉设备“四大车”运行的“一举一动”...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浑源人把立夏过成了“凉粉节”

5月5日,浑源市民自发来到县城的永安寺里,自编自演起“欢庆凉粉节”的舞蹈。当天是中国传统节气——立夏,在这一天,浑源县每家每户都要吃凉粉,以示祛暑之意。这一天,浑源县每家每户的家庭主妇都成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浑源凉粉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大家各自发挥特长,制作出土豆淀粉凉...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打造中国砂器之城

5月6日,平定县砂器文化示范区,民间艺人正在制作紫砂壶。示范区由平定县砂器产业发展中心实施管理,通过文化传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得力举措,大力发展“平定——中国砂器之城”的产业集群品牌,增加产品溢价,促进产业升级。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以鱼净水 以鱼富民

5月5日,在襄汾县西贾乡双龙湖库区,渔民在湖上开展布网作业。近年来,襄汾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力开展“净水”行动,通过“以鱼净水、以鱼富民”双重模式,让优质生态环境释放经济红利,助力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输出清洁能源 点亮幸福生活

5月9日,夏县南大里乡北大里村光伏发电场上,一排排单晶硅板,在太阳光的照耀下,源源不断地转换出绿色清洁能源,每年发电总量达10万余千瓦时,为村集体增加收入9万余元。近年来,北大里村在村边3亩空闲场地上建起0.1兆瓦光伏发电站,使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定襄: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辣椒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5月11日,定襄县凉楼台村种植专业户张爱红家抓住降雨好墒情种植辣椒。近年来,定襄县大力发展辣椒产业的规模化种植、精细化加工、一体化仓储物流,实现农产品增值,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辣椒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太原市图书馆恢复开放

5月11日一早,读者排队有序进入太原市图书馆。当日,在严格落实太原市疫情防控办相关要求、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太原市图书馆有序恢复开放。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夜经济 绽放烟火气 释放新活力

忻州古城刘通摄岚山根·运城印象景区王府井奥莱·晋阳里太原食品街 刘通摄太原古县城有吃头、有玩头、有看头、有文化、有消费的夜经济,已经成为夜晚城市里的亮丽风景。近年来,我省打造出一批具备“吃、住、行、游、购、娱”功能且具有地方特色的夜间文旅经济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夜间文化旅游活动,...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绿色通道进校园

5月17日,山西省实验小学内,孩子们核对信息后,拍证件照办理身份证。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方便学生信息采集,当日,太原市杏花岭区鼓楼派出所民警走进该校,开辟身份证办理“绿色通道”,让近千名学生“足不出校”便可办理身份证。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逐影若波》艺术展览

与其四处寻光,不如诗意般如影赋形。5月16日,记者来到小店区深白映画摄影美学空间观看了一场名为《逐影若波》的艺术展览,该展览于5月1日落户省城太原。这是青年艺术家王智一与策展人于璐嘉的一次深度合作。他们运用色彩、几何、场域、光线和心理的关系,观察、分析和感知世界,以前卫式的艺术呈现手...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5月18日,在中车太原公司变压器车间,工作人员在高压局放试验屏蔽室采用脉冲电流法对HXD3、HXD3D型高压电缆总成进行检测。近年来,中车太原公司聚焦主业优化升级,推进科技成果转化,“25KV和谐机车高压电缆总成预防性试验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攻克了行业难题,输出了“太车方案”。 ...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百日竞赛 服务提升

5月18日,中石化山西临汾石油尧都区路东加油站工作人员正在向顾客介绍新开办的业务。据悉,自中石化山西石油“加油站服务提升百日竞赛”活动开展以来,各市加油站多措并举持续狠抓现场优质服务,完善服务设施,打造舒适的营业环境,提升顾客满意度。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浓墨重彩 书写文物事业新篇章

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现存完整的中国汉民族古代城市,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山西博物院主馆智慧博物馆电子魔屏开通,吸引了家长带着孩子在智慧博物馆的魔屏前,一起看文物,读历史。本报记者孟苗摄云冈研究院文保团队依托科技手段对石窟的结构、色彩等信息进行采集,建起云冈石窟...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快递来了!楼下的菜鸟驿站很忙

上午9时上班,晚上21时下班,每天收1500余份快递。扫描、贴取件码、摆放快递……5月24日,太原市小店区红寺街一小区楼下的菜鸟驿站,工作人员刘龙龙正忙着整理快递。随着快递业复工复产,恢复常态化运行,太原市各个小区附近的菜鸟驿站也恢复了往日的忙碌。“5月22日下的单,今天就收到货了,很快!”...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健康生活 营养先行

5月第三周是第八届“全民营养周”。其间,山医大一院营养科在“为人民服务”文化石前开展“全民营养周”义诊宣教活动,并通过腾讯会议对新版膳食指南进行详细解读。此次宣教活动旨在更好地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宣传今年4月发布的第五版《中国居...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山西通航 振翅高飞

山西通航集团无人机灯光秀助力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 本报通讯员摄山西通航集团积极拓展“通航+旅游”业态,在太原古县城、平遥古城等10个景点开通直升机低空游览项目,实现了“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基本覆盖。截至5月20日,低空旅游共执行3685架次,搭乘游客9843人次,安全运行...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顶上发电 地上种田

5月26日,垣曲县华峰乡5万千瓦光伏发电基地风光如画。据了解,该项目投资2.67亿元,占地1200余亩,采用固定式光伏支架,推行“顶上发电,地上种田”这一“农光互补”模式,推动绿色发展。项目竣工以来,在生产清洁电力的同时,农户间作辣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实现了企业和农户双赢 ...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完善城市功能 让城市更宜居

近年来,我市严格管理,高效运营,不断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企业工业废水和群众生活污水应收尽收、达标排放,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图为5月28日,航拍下的市污水处理厂。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遨游书海 复习冲刺

5月26日,太原图书馆内,学生们整齐就坐、温习功课。考期临近,省城各大图书馆以其安静的环境吸引了众多学生来此遨游书海、复习冲刺
时间:2023年10月10日
4/6 笔墨凝魂 问道兰亭——专访书法家曹汝壮的艺术求索之路
本社记者(格祺伟) 引言 2025年4月,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 [详细]
3/18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27 68天356万人次:世界最大冰雪乐园游客量创新高
2月26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无人机全景照片)。... [详细]
2/27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北京:“非遗+旅游”解锁文旅融合新模式
2月26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北京非遗体验中心举办“双奥... [详细]
2/27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微短剧迎来新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 [详细]
2/19 新鲜出炉!!六大考古新发现榜单揭晓!
2月19日,“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名单新鲜出炉啦,... [详细]
2/17 腰鼓声声,跃动黄土地
横山老腰鼓表演现场。 横山说书艺人在表演。 一名小朋友在打... [详细]
2/17 以青春之力 探石窟之秘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在进行数字化采集。敦煌研究院供... [详细]
2/16 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首演
华灯初上,梦回长安。中文原创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14日晚在北... [详细]
2/16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上芭经典版《天鹅湖》迎来全球首演十周年
2月15日,上海芭蕾舞团的演员们在演出后谢幕。 当日,上海芭蕾... [详细]